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是落实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抓手,是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各级水利水保部门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程度,加大了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3年编制《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2014-2030年)》,2015年编制《辽宁省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两个规划分别对监测与信息化工作做了系统的规划与部署,明确了不同时段的各项任务和分工,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加强组织领导,辽宁省于2014年成立水土保持信息化领导小组,2017年根据工作实际,又对信息化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为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辽宁省水土保持局对各处室职能进行整合,明确由局监测处牵头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同时,将水利部办公厅2017年度开展的水土保持三项重点考核任务逐项分解到相关责任处室。
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稳步推进
1、持续开展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从2013年开始,辽宁省每年都投入管理经费,使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全省20个监测点基本都能运行,按照要求及时对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径流泥沙等数据进行年度监测。
2、依法开展全省第五次土壤侵蚀普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水土保持法》和《辽宁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有关规定,辽宁省于2015年开始,开展全省第五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强度、分布等情况,为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3、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为了解和掌握全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提升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全省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执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调查与评价工作。选取公路、铁路和矿山等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调查生产建设项目的扰动情况,分析生产建设活动和防治措施的合规性,查找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4、建立健全监测点运行管理制度。为全面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点的运行管理,督导设有监测点的水保部门做好日常观测和运行维护工作,编制《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运行管理及考核办法(试行)》。
5、加强监测成果整编与运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各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审核、汇编,并及时将监测成果上报。将部分监测成果应用于全省第五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中。
6、持续开展公报编制工作。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按照要求完成了年度水土保持公报的编写,公报全面总结了年度水土保持治理、监督执法、监测和大事件等重要工作。
三、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
1、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和应用工作扎实推进。十八大期间,辽宁省按照要求部署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V3.0和重点治理工程系统。目前,正在持续应用两个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重点治理工程的历史数据。采用监督管理系统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和补偿费征收工作,采用治理工程系统对工程开展进度统计、信息查询等工作。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有序开展。辽宁省已启动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在2016年完成南芬区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示范后,又部署2017-2018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测工作,计划将本溪市纳入监管全覆盖示范市。
3、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所突破。辽宁省通过开展初期试点、及时总结、逐步推进的方式,最终实现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利用无人机分别核查在建工程和竣工验收项目,并对竣工验收项目开展治理成效监测评价工作,重点分析计算工程蓄水保土效益,评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检查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后续水保工作提供依据。
4、信息化培训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全省各级水保部门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辽宁省举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信息化培训班,聘请专家讲授和演示最新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具体讲解ArcGIS和RM软件批量录入水土保持措施坐标的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水保部门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为今后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5、启动辽宁省土壤侵蚀普查信息平台部署工作。为推动全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辽宁省结合全省第五次土壤侵蚀普查工作,开发了全省土壤侵蚀普查信息平台系统,建成能够对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进行审核监管,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的综合业务系统。根据省信息中心对信息系统整合的要求,辽宁省完成了省政府数据中心资源备案申请,拟将该系统布设到政务外网,逐步提高辽宁省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制定规划、明确分工,理清思路、确定职能
辽宁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信息发布时间:201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