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孝昌县,有一位出了名的水官。
对于他,人们有许多不解。他毕业后放弃了孝感市的工作而来到孝昌县,放弃了海南某公司给予的高薪而继续留在水务局。他分管工程管理、项目建设,家里却清贫如洗,去过的人都说那是“‘最难看’的一个”。
对于他,人们有许多尊敬。他记录了120多本“志刚笔记”,走遍了孝昌的沟沟坎坎,被称为孝昌水利的“活地图”。他是孝昌水利发展的“一号功臣”,丰收的背后是他33年的守望和付出。
他是蒋志刚,湖北省孝昌县水务局副局长。
“父亲给我取名志刚,就是希望我有钢铁般的意志。我出生在澴水之滨的白沙镇,经历过洪水滔天的灾难、干旱无情的痛苦。我自小就受大禹治水故事的影响,知道‘水’对于农业、农村、农民有多重要。”蒋志刚说起自己与“水”的渊源,就像在讲述自己的成长史。迄今为止,他人生的每一个路口,每一个重要选择,无一不是与“水”息息相关。
怀揣着“兴水利,除水害,惠民生”这一最初的梦想,蒋志刚大学专业选择了水利,毕业工作选择了水利,工作地点选择了基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3年过去了,最初的梦想仍然每时每刻激励着他,指引着他。
干好水利有“底气”
“发展水利事业,必须务实创新”
“我学的是水利,我知道我的用武之地在农村,在基层。”蒋志刚说。眼前的他,不苟言笑,似乎很难接近;而无论是作为听者抑或讲述者,他总看着对方的眼睛,透着股认真和真诚。
1961年出生于孝昌县白沙村的蒋志刚,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81年,从湖北省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他来到原孝感县观音岩水库工作。8年的工作实践,让蒋志刚对水利有了更深的思考,1988年他进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深造,攻读水利工程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之后,他被分至孝感地区水利局工作。而这之后,他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
这一次,蒋志刚放弃了市里的工作,来到了孝昌县。“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新成立的孝昌县‘一穷二白’,也‘一片空白’,急需专业人才。”孝昌县副县长刘先斌说,“蒋志刚毕业于水利学校,后来又去深造,在那个年代,他这种学历还能选择留在基层的,实在太少了。”
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缺乏诸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等水利资料,均要进行全面摸底,整理汇编。蒋志刚作为唯一的水利工程师,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对山岗、坝渠进行勘测,将85本工作笔记、上十万数据整理成册。这些数据,成为孝昌水利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至今,他仍保持着记录笔记的习惯,“志刚笔记”已经有120多本,共计200多万字,10多万个数据。
早年的笔记本已经泛黄,页边角卷起,而近些年的本子折痕累累,醒目地宣告着被主人经常翻看的自豪。这些是蒋志刚的“宝物”,也是他干好水利工作的“底气”,里面详细记录着孝昌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水生态、水行政执法等方方面面的资料,既有勘察得来的水利数据,日常工作的点滴记录,也有由实践引发的所思所想。
“老蒋啊,幸亏你当初坚持反对,否则淹了县城,我就是孝昌的罪人啊!”
“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2009年,孝昌县城澴河西岸博士湾项目的开发商和蒋志刚曾有这样一次对话。对博士湾的项目开发,县里初步决议要将博士湾裁弯取直,这样可以腾出土地,增加财政收入。早在规划时,蒋志刚就代表水务部门提出,博士湾开发要服从城区总体规划,也必须服从防洪规划。澴西博士湾下,是天然滞洪区,如果滨河路高了,影响河道行洪,就会威胁河东城区安全。但是开发商从项目收益角度考虑,坚持裁弯取直方案。
蒋志刚直接找到县里领导,展示工作笔记中整理的1956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将这其中的利弊分析给领导听。多番沟通、据理力争之后,最终没有施行最初的方案。一年后,澴河发大水,洪水越过博士湾滨河路,顺利进入滞洪区,安然过境。
带着干好水利的“底气”,蒋志刚对业务的钻研从未停止,他在日记中写道:“发展水利事业,必须务实创新。”
1994年,蒋志刚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优质太子米基地示范水利规划设计,获得了省市专家的肯定,1995年工程建成后,被列为湖北省节水灌溉示范工程;2003年,蒋志刚以玻璃纤维加固技术、植筋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对青山口渡槽进行除险加固,比原方案节省投资50万元,还在2004年获得孝感市人民政府科学进步奖;2006年,他主持“水库大坝白蚁隐患探测及防治技术应用”,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2009年,他建议从金盆水库引水,解决了孝昌城乡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年他建议澴河和晏家河县城段建橡胶坝,实施后扩大了沿河两岸灌溉面积,保护了水生态;2013年,他提出潜水泵和离心泵连接在一起的办法,加大了陆山泵站的出水流量,缓解了当年的旱情……
相比那些“闪亮”的成绩和荣誉,蒋志刚更看重孝昌百姓获得的实惠——农业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家园安全了。
临危不惧有“勇气”
“作为水利人,见不得百姓因为水旱灾害受罪”
今年5月5日,孝昌县水务局组建了几支新队伍——“志刚防汛抗旱突击队”和“志刚城乡供水服务队”。孝昌县水务局局长殷华安说:“以蒋志刚的名字来命名,是想让他的精神感染到更多人。”
水利工作十分辛苦,防汛抗旱时常面临危险。防汛时,越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越要往外走;抗旱时,越是骄阳似火、高温酷暑,越要到现场。“这都是水利工作的特点,作为水利人,没有一点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不行!”蒋志刚字句铿锵地说道。从事水利工作33年,蒋志刚多次“临危受命”,又“临危不惧”。同事们都说蒋志刚勇敢、不怕危险。而这些“勇气”的背后,是他日积月累的水利知识沉淀,是“艺高人胆大”的一种诠释,更是一种心系百姓的担当。他微微皱起眉头:“作为水利人,见不得百姓因为水旱灾害受罪。”
1998年特大洪水使孝昌县滑石冲水库水位猛涨,水闸因老化而破裂,威胁下游1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裂缝的位置。而两扇闸门,都在26米深的竖井底部。
蒋志刚回忆说,当时竖井下漆黑一片,深不见底,而且水流湍急,撞击着井壁,声响震耳。“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多想。而我又是现场最了解情况的人,自己下去也更放心。”抓着生锈的爬梯,蒋志刚小心翼翼地探向井底,一次,两次,三次……上下六七次之后,终于确定了破裂位置,及时采取措施后,险情得以排除。潘仪照是认识蒋志刚已经30多年的老同事,他说:“当时有锈铁脱落,幸好没有砸中他的头部,只是掉在了身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说起这件事,蒋志刚自己也心有余悸,但他又说:“如果再经历一次,我想我还是会这么做。”
2004年7月18日,气象预报有雨,分管水库工作的蒋志刚看着天色不对,心里一沉,立即打电话提醒枣林水库开闸泄洪。“因为当时枣林水库的大坝还没有完成除险加固,我实在不放心。”蒋志刚说道。那天晚上,孝昌县普降大雨。第二天一早,蒋志刚就冒雨赶往枣林水库,途中还与水库所在的芳畈镇领导联系,建议做好抢险应急准备。到水库一看,水位已经接近坝顶,而且长势很快。蒋志刚安排完现场抢险工作,迅速到双孔泄洪闸。可是闸门紧闭,旁边已经出现溃口。乱石、急流中的泄洪道,就横阻在面前。
“他一着急,顺势猛地一下,就跳过了泄洪道,抓住坡上的茅草才没有掉在水中。衣服被划破了,双腿也划得鲜血直流。”潘仪照说道。最终,蒋志刚顺利打开了闸门。尽管枣林水库水位最后还是超过了坝顶,但因为采取了有效措施,水位缓缓下降,险情得到了控制。
清风来去有“正气”
“水利工作者要守住水的防线,还要守住自己的防线”
“长期与水打交道,我学到一个道理:清水自清,浊水自浊。水利工作者要守住水的防线,还要守住自己的防线。”蒋志刚在日记里写道。
从蒋志刚的家到达办公室,只需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除了在工地,他剩下的时间大多往返在家和办公室的两点一线上。而要找到蒋志刚的家,十分容易。整栋楼里,唯一没有防盗门的那一户就是。
因为家具不多,蒋志刚的家显得格外宽敞。几把木质椅子,一个旧茶几,和一台二十几英寸的电视,就是客厅。卧室里摆了很多纸盒子,穿衣柜上的漆被磨得看不清。很难想象,这个家是孝昌县水务局副局长的家。
蒋志刚坦言:“这些年,作为分管工程管理、项目建设的副局长和全县水利工程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我手里还是有些实权的,经手的资金也是论亿元计算。”可是在金钱面前,蒋志刚坚定地说了“不”。
蒋志刚到孝昌后,个人承接的预算业务达16次,为单位创收10多万元。兼任县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院长5年,他承揽房屋、规划等业务,为单位创收40多万元。适逢孝昌水利快速发展的这些年,各类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许多施工单位都想通过蒋志刚“走后门”,但每一次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一些老板言语里暗示着“好处”,蒋志刚佯装愚钝;一些老板设下豪华酒宴邀请他,蒋志刚以各种理由推脱。蒋志刚同事邹兆全说,曾有一位施工单位老板想对蒋志刚“有所表示”,在蒋志刚口袋里“伸进又拿出”,蒋志刚板着个脸,严词拒绝。
对很多人来说,拒绝“熟人”很难,“得罪人”没必要。可是对蒋志刚来说,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无论是高官、商人,还是平常百姓,都不能“越界”。蒋志刚说:“水搅浑了就看不出深浅;路走歪了,人倒下去,扶都扶不起来。”
2009年7月的一天,蒋志刚的表兄带着礼物来看望蒋志刚脑瘫的大儿子。可这一次,表兄“有备而来”,他希望蒋志刚“弄个工程”给他儿子做。
“表侄不具备施工资质,显然不能做工程。”
“做不做得了,不都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谈话进行得很不愉快,最终以表兄摔门而出作为结束。
初步统计,2004—2013年间,蒋志刚共拒收红包、礼金30余次,共计20多万元。唯一一次收下的6000块钱,是业余时间帮一个项目方审计节省了20多万元成本所得,而他又把这6000元酬金全部交到了单位的账上。
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必一心为民谋其政。蒋志刚牢牢把严权力关、利益关、人情关,从无例外。生活的清苦在蒋志刚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利用手上的权力去谋取私利,是他无法接受的。
牺牲小我有“大气”
“我愧对我的家人,但我更感激他们的理解”
采访时说起家人,蒋志刚似乎变了一个人。那是他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本来不苟言笑、总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他,突然就红了眼睛。孝昌县水务局局长殷华安说:“蒋志刚的家庭可能是孝昌几万干部里‘最难看’的一个。”
蒋志刚家庭特殊,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战时留下了久治不愈的关节痛,母亲又在2002年被诊断为平滑肌腺瘤;大儿子自幼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蒋志刚的弟弟因公负伤,有严重性的脑震荡……“能克服这些困难,难以想象。而蒋志刚几乎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这更难以想象。”殷华安说道。
蒋志刚不是没有遗憾。2003年4月,他被派到外地出差,学习水费改革经验。可同时,他的母亲也病重在床,已经停止了药物治疗,随时可能离开。全县水费改革事关重要,蒋志刚最终还是选择接受出差任务。他想着:“我尽快回来,尽快。”几天后,考察一回来,他就赶紧奔赴医院。可是妻子告诉他,母亲已经在1个小时以前离开了……
蒋志刚不是没有改变“清贫”生活的机会。30多年的水利工作历程中,他有多次离开水利的“机会”,而每一次,他都选择“留下”。早在1993年,还在孝感市水利局工作的蒋志刚被派往海南出差,他被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板看中,老板以5000元的月薪聘请他为预算主管工程师。5000元相当于当时他两年的工资,但蒋志刚拒绝了。孝感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海洲说:“孝感市水利局、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单位早就想把蒋志刚‘挖走’了,但孝昌县领导以水利事业发展需要他为由进行挽留,他还是留下了。”
蒋志刚为了水利事业和造福民生的理想,牺牲了小我,奉献着大爱。而他的妻子官小灵,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维系家庭的和谐,同样牺牲了许多许多。官小灵从孝感市来到孝昌县,从医院来到工作相对轻松一点的计生委。“离家更近,方便照顾。”她说,“我对金钱要求不高,嫁给他,认的是这个人。水利就是他的命根子,搞水利是造福百姓,他认准了,我还是支持他。”而蒋志刚有一个习惯,回家第一句话一定是问:“小灵呢?”
大儿子患有脑瘫,歪着脑袋,双手僵硬而不协调地动着。官小灵把蒋志刚领回的奖章挂在大儿子脖子上,给他讲爸爸的故事。大儿子吃力地说:“爸——爸,真——棒!”
“我愧对我的家人,但我更感激他们的理解。”而说起小儿子考上大学时,本该喜悦的他,却流了泪。他极力擦拭着,哽咽地说:“我也不能像有钱人家那样给孩子买车买房作为礼物,我只有把平时他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录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他。”
小儿子蒋磊一直都是蒋志刚的骄傲,而这位父亲送给他的入学礼物“沉甸甸的”。蒋志刚一直记录着小儿子多年来的成长片段,把它们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册子《成长轨迹》,精心印制了100多本送给亲朋好友。蒋磊收到礼物后,说:“爸爸的确太忙了,之前我对他也有不理解,觉得他总不陪我们。可是看到这份礼物,我发现爸爸其实一直都在默默关心我,这些记录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路走来,是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奉献换来孝昌粮食产量“十一连增”,换来群众饮水更洁净、家园更安全;他的爱,让家人虽苦犹甜。
“我考上大学那年,村里为我放了整整三天的电影。”回忆当年,蒋志刚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人要知恩图报。组织给我这么多荣誉,我对自己的要求必须更高,要对得起信任我的人。”
他是蒋志刚,湖北省孝昌县水务局副局长。
(中国水利报社 陈萌)